开云官方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经历多次暴雨,故宫为何从未被淹过,一旦北京发生暴雨,其他的景区都闭门谢客为由,故宫照常营业。
千百年以来,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极端暴雨天气,故宫从未出现过内涝,不料在近日中,北京遭遇强降雨,千百年来从未积过水的故宫也积水了。
故宫的积水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经专家整改之后才发生积水的吗?我国古人建造的排水系统究竟有多神奇?
故宫建造于明清两朝,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建筑物。
其中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南北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并且故宫的排水系统十分庞大,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沟的长度超过15公里,其中暗沟长度将近13公里。
而故宫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故宫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并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
故宫内的明、暗雨水沟很多都是全石制造的,结实耐用,在历次检修排查中,故宫的工作人员都对破损构件及时进行了更换,确保在雨天排水通畅。
故宫排水系统其实是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这些被排出的水,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
故宫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能够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
其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说是极为精妙,首先故宫的排水系统采用了雨水收集和污水分流相结合的方式,它的雨水系统主要是通过污面和台阶的坡度将雨水收集到惠水槽中并通过管道排出。
而污水则采用了分流处理的方式,将厕所、厨房等产生污水的地方进行分流,然后再统一排放到下水道中。
其次故宫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地形和地势因素,为了解决排水问题,故宫采用了高处通低处围的原则,在故宫的高地设置了通水口,将雨水引入地下渠道,最终排入外城护城河中。
为了防止雨水泛滥,故宫还采用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如进水口、拦沙槽、调节池等,有效地保护了故宫的建筑和文物。
为何故宫不怕暴雨千百年,从未积水的建筑究竟是怎样设计的?其实早在六百多年前,故宫设计修建的时候,一套世界上最好的排水系统就被设计出来了。
当雨水从屋顶落下,一部分会通过地面排水系统汇入地下暗沟,一部分会流入地势低的石槽明沟,另一部分会流涵洞,而地下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最终会将水一起带进乎成河中。
而且故宫的地板是铺的砖块,而不是石头,这样就会有更好的渗水性,底下还有碎砖层和木砖层,地表很难有积水。
紫禁城面积之大,庭院之多,院落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沟。
台阶或建筑物之类的障碍物则都开有券洞,亦即沟眼,方便地面水穿过障碍物、地面或明沟的水再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
部分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对故宫现存排水系统功能提出质疑:故宫不是600年没有积过水吗?“600年都没被水淹过的故宫,经过现代专家一番改造后,如今下大雨也被淹了。”
虽然北京城和古建筑群都设计有防洪排涝系统,但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发现,故宫整个区域出现屋面漏雨、墙垣倒塌,还有院落积水这样的一些记载。
《奏为派员疏濬紫禁城内河道淤塞事折》,这张奏折可以准确打脸那些说“故宫几百年没出过积水事宜”的人群。
这份奏折里,清清楚楚地记载了紫禁城每个地方的积水情况,其中一处积水数据为:长四百四丈六尺,深一丈两尺,宽三丈四尺至八尺。
这个换算成现代单位即:长1466米,深4米,宽11米左右,就连故宫内的文渊阁的积水也达到了数尺深。
实际上,故宫积水历史上早已有之,熟悉明代史的一定知道:万历35年,也就是公元1607年6月,北京城连下多日大雨,酿成水灾,这次水灾,着实把万历皇帝吓得不轻。
这段历史,被当时在京城做官的朱国桢记录下来了,这份记录里有这么一句:“大内紫金城亦坍坏四十余丈”,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皇宫的城墙被积水浸泡并冲垮掉了130多米。
朱国桢还说:“雨霁三日,正阳、宣武二门外,犹然奔涛汹涌,舆马不得前,城堙不可渡,诚近世未有之变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雨停了三天后,京城的积水依旧没有排解,正阳门与宣武门外更是洪水滔滔,车马难行。”
《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嘉靖二十五年(1546)6月25日,北京城遭遇大洪水冲击。
时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写道:“北京连雨,西山水发,涌入都城数尺开云官方,房屋多倒没,死者无算,直入皇城。”
朱国桢《涌幢小品》中记载:“京邸高敞之地水入二三尺,各衙门内皆成巨浸,九衢平陆成江,洼者深至丈余,官民庐舍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数计,内外城垣倾塌二百余丈,甚至大内紫金城亦坍坏四十余丈”
“至雨晴三日以后,正阳、宣武二城门内外,犹然奔涛汹涌,舆马不得前,城垣不可渡,诚近世未有之变也。”
“自朔至十日,倾盆大雨不问昼夜,城内外墙屋坍塌,伤人甚众,至十五后复大雨连日,民居房舍无不透漏者,闻宫殿皆漏,以毡裹之,昆明湖水闸撤去二板矣。”
因此故宫也有过积水的情况,并未像网友所说六百年来从未积过水,但故宫积水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专家又是怎么说的?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即公元1406年,建成于1420年。
故宫共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历时近500年,在这500年里,故宫经历了无数次的修建、扩建和重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开始向公众开放,成为了—个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景点。
至今,故宫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
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雨,目前故宫自然也不会像刚建好那样坚不可破,城墙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面层砖的酥碱、风化开云官方、离鼓,且离鼓区域存在相对鼓胀情况,最大鼓胀量可达20厘米。
城墙地面塌陷、夯土流失,城墙地面和侧面有草木或藤本植物,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墙的安全,如遇暴雨将有局部坍塌的可能。
不仅如此,不少旅客在故宫旅游随手乱扔垃圾也会对故宫的排水系统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因此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矿泉水瓶、塑料袋、毛巾、衣物等这些东西也会对故宫的排水系统造成了堵塞,导致一旦出现暴雨天气,排水系统很难将雨水排出。
因此故宫积水的真实原因不是因为专家的修整,相反专家的修整反而会很好的保护故宫,使故宫以最好的状态展示在我们面前。
因此我们下次再发表评论时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夺人眼球,在网上肆意表达自己的所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