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排水体制是指什么排水排污管排水盲管作用郑州南三环雨水主涵已实现全线贯通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3-15
 开云官方7月5日,在南三环大学路、京广路、碧云路等路段,工人们忙着拆掉长长的施工围挡,这一幕标志着民心工程——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雨水主涵已全线贯通。  “以前每到雨季,不是担心车泡水,就是得蹚着近1米深的水出行。”谈起以前的南三环区域,附近居民老宋很是无奈。  7月5日,可在南三环大学路、紫荆山路等处看到,新恢复的道路崭新平整,标识清晰醒目,来往行人、车辆正在有序通行。这一幕标志着民心工程

  开云官方7月5日,在南三环大学路、京广路、碧云路等路段,工人们忙着拆掉长长的施工围挡,这一幕标志着民心工程——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雨水主涵已全线贯通。

  “以前每到雨季,不是担心车泡水,就是得蹚着近1米深的水出行。”谈起以前的南三环区域,附近居民老宋很是无奈。

  7月5日,可在南三环大学路、紫荆山路等处看到,新恢复的道路崭新平整,标识清晰醒目,来往行人、车辆正在有序通行。这一幕标志着民心工程——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已实现全线贯通。

  “该工程打通了南三环地下空间的‘任督二脉’以及各支‘毛细血管’,整个工程地下雨水管网实现全线贯通,将彻底解决南三环积水问题。”据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沿南三环(工人路-通站路)、通站路(南三环-西干渠)雨水主涵已全线贯通并发挥排水作用,南三环(工人路-通站路)段雨水系统暴雨重现期从P=0.5提升到P=5,通站路(南三环-西干渠)段雨水系统暴雨重现期从P=0.5提升到P=10;南三环(工人路-通站路)新建污水管道6.78公里,对现状27处混流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通站路行泄通道建设工程使通站路(南三环~西干渠)沿地面引导形成过水断面50米、水深30里面的涝水泄洪通道;而对西干渠也采用梯形断面,疏挖了230米(通站路-京广铁路东20米),达到5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

  据了解,南三环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分别在2001年、2009年、2012进行了道路快速化和立交桥的建设;其中雨水系统在修建立交时只是做了局部改迁,没有随规范标准的提升而增大排水管径,故南三环现状雨水管的建设标准仍然很低,南三环积水区域主要沿南三环沿线分布,尤其在各沿线路口(郑密路、大学路、行云路、京广路、碧云路、紫荆山南路、通站路口等)积水情况严重。除雨水积水外,雨季污水经常外溢,进一步突出了南三环沿线排水问题。

  此次改造共包含四个部分,即对南三环(工人路—通站路段)、通站路(南三环—西干渠段)、西干渠(通站路—京广铁路东20米段)沿线雨污水系统进行升级,建设雨污水管涵14公里,面积约9.82平方千米,同时对西干渠进行疏挖改造。工程始自南三环工人路交叉口,穿越嵩山路、大学路、京广路、紫荆山南路等主干路口。

  “在新建雨水涵同时,规划设计对南三环区域内现状雨水管道大多予以保留继续发挥排水功能;现状管道已全面完成疏挖清淤,并在沿线新增收水井和支管,以增强路面收水能力。”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说道,积水点改造就需要打出“组合拳”,连通盲管、扩大管径、疏浚淤泥,流量大了,排水速度也就跟上了。

  其实,南三环的蜕变,源自郑州市推行的“积水点”攻关。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积水点改造中,郑州市把其列为积水点治理的重要工程。

  自3月25号开工以来,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了以局党组、局长李雪生为指挥长的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成立项目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

  作为改善道路排水、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的民生工程,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备受市民关注。

  ——前期调研充分。对每一块区域,在开始施工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经过多次沟通、现场踏勘,反复修改整治方案,每个点位不低于15次现场踏勘,讨论解决方案。

  ——全程精细化管控。组建项目微信群,每天上传现场图片,实时掌握工程进度。每周开一次例会,召集参建单位,就工程进度、质量、市民反馈意见等进行会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管材、灰砂砖等材料进场时监理单位现场验收,合格的才能进场使用。

  ——做好协调沟通。项目开工前协调燃气、给水、电力、通信等管线产权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交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合理安排工期、工序、施工时段,与办事处积极沟通,施工前期告知居民,施工期间会同部门多次优化保通方案,采取交通不断行、不改变现有交通秩序的措施实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该区域雨季常出现内涝,项目建设综合采用“过程控制”“超标应急”等措施,提高该区域抗内涝风险能力,过程控制主要采用“开通道、改混接、治渗水、清管泥、补空白”等方式,优化管网系统布局,提高管网运行效能。

  据了解,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雨水涵全长7.4公里,西起工人路,东到通站路排入西干渠,上游是1.2乘1.2(米)的方涵,最下游是两孔4.6米乘2米的方涵。

  “4.6米是啥概念呢?每个方涵都能跑汽车。”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说,方涵是本次新建提升,原有的雨水系统还要继续使用,整个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南三环周边区域排水能力。

  据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透露,工程最大的难点并不是技术层面的,因为在施工之初他们都已经预判到并提前做出了解决方案,真正的难点是外界客观条件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管线的迁改,管线众多,管径大,涉及水、电开云官方、气、暖以及各类通讯、国防国缆等多个部门,好在各个兄弟单位都特别给力,大家齐心协力配合,最多的时候,1000多人同时彻夜奋战,整个工程下来各类管线处。

  而对于施工中像深基坑超过一定的危大工程,项目部还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监理单位结合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对危大工程施工实施专项巡视检查。针对需要进行第三方监测的危大工程,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

  交通压力、导改困难也是施工中一大难点,因为既要保进度又要保交通。“为了保证大的交通路口不断行,项目部特聘请专人在路口疏导交通。”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说道。

  他提前预判一切可能的因素,便在开工一周后严格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工作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保安全、不停工,全力加速项目建设。而施工中用到的所有材料厂家都必须备份,保证材料不断供。

  “3月25日进场,4月16日全线日全线有了第一块顶板,第一个新建1000米顶板用了12天,第二个新建1000米顶板用了8天,随后新建3000米至6000米顶板中,每新建1000米都只用了6天……”这些工程的进度,就像烙印在每一个施工版块负责人的脑海里一样,随口就来。

  据他们坦言,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不近人情”,每天都是“大循环套小循环”,全员无休,彻夜值守,吃住在现场或项目部。

  “晚上是市政人干活的黄金时刻,所以干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态,凌晨一点结束当日工作都算是早的。”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坦言,城市积水排涝治理是里子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事关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质量、抢时间,争取在汛期前完成积水改造任务,提升城市的防汛排涝能力”成了所有相关责任人的共同目标。

  南三环区域积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表示,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